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城乡供需 > 日常供需 > 人找车 > 正文
    购物车
    0

    这么多大学生从城市去乡村,究竟图什么?

    水汶社区站     2017-07-06 18:34:00     浏览:24    回复:0    点赞:0
    发帖人:水汶社区站
    级 别
    贡献值
    免费发布 注册会员 点击查看电话号码
     在中国农村,考上大学曾经是跳出“农门”的主要方式。如今,却有越来越多大学生,跳出“农门”又重回“农门”,当起了“大学生农民”。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全国范围内,该新群体已超过100万人,且正在迅速壮大。

    虽然总计仅约百万的“新农人”,在每年都达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中数量并不算多,但是,他们的选择却透露出,转型中的中国农村正对年轻一代释放新的吸引力。


    城市白领放弃高薪到乡间创业

     

    近日,在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的葡萄大棚,整齐的藤架枝繁叶茂,林恩辉熟练地喷洒农药。“夏季是葡萄防治各种病虫害的关键期。”经过几年创业,她已是熟练的“庄稼把式”。

    2010年林恩辉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银行工作。几个月后,从小渴望田园生活的她,听从内心召唤,走进大山建立起一个全循环、生态化的立体养殖农场。

    “种最好吃的葡萄”是她的追求。林恩辉的农场采用水肥一体化管理、太阳能灭虫灯和各种生物防控技术,将生态理念贯穿于种植全过程,葡萄亩产值由6000元提高到了15000元。

    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在福建、浙江、江苏等地,多年来农村留不住人才的现象出现变化,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正“逆流”下乡。
    据农业部2016年统计,近年来,从农村流向城镇的各类人员返乡创业的人数累计达到570多万。其中,居住在城镇的科技人员、中高等院校毕业生等人员约130万人下乡创业创新。


    下乡创业是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福建农林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赖钟熊认为,大学生下乡普遍体现出主动性,是对农村、农业发展水平与自身优势、兴趣权衡后的理性选择。

    ——现代农业显示“蓝海”吸引力。多年冷门的农业,在中国正逐渐受到资本的青睐,现代农业表现出“高效益性”。“现在介入现代农业能成为‘蓝海’拓荒者,值得期待。”宁德返乡大学生谢思惠放弃保送研究生的机会,回到家乡开发新的种植技术,实现生姜亩产值由500元增长到5000元,带动上千户农民致富。

    ——政府大力扶持,创业门槛明显降低。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从简化市场准入、改善金融服务等对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返乡人员到农村创业给予支持。

    ——生活成本“洼地效应”。一方面大城市竞争和生活压力加大,另一方面随着我国乡村发展,加之无论是地价、房租还是劳动力价格,中小城市和乡镇都比大城市低,这让下乡创业的机会和空间在增加。

    ——城乡一体化加速,“数字鸿沟”缩小。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顾益康认为,随着城乡融合发展,农村交通和物流不断完善,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双向良性互动,城市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带动和辐射力越来越强。

    此外,得益于互联网的开放和渗透,城乡间的“数字鸿沟”在缩小,农村电商发展迅速,突破了制约乡村发展的市场壁垒,这为大学生返乡创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阿里研究院的一份关于返乡电商创业的研究报告指出,返乡电商创业正在成为一种新潮流,电子商务有效释放草根创造力,成为推动年轻人返乡创业的最大动力。


    或可缓解农村“空心化”

     

    几年前,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博士生姚丽云,从国外知名企业辞职回到老家福建古田县养殖食用菌。她依托京东、天猫等平台,将产品卖到全国大江南北,还与大学院校合作,进军银耳保健品、护肤品等领域。在她的带动下,周围很多年轻村民开始接触互联网。如今,古田县电子商务活跃网店超过120家。

    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互联网让返乡大学生具备了直接与市场对接的能力,从产业链条末端迅速走到前端,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向信息化、市场化发展。

    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张秀娥认为,大学生等群体返乡,变过去的城乡资源单向流动为双向流动,对于推动城镇化有积极意义。

    “农民离土、离乡向城市转移的发展模式,不仅物质成本高,还会产生农村空心化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大学生返乡创业,为农业劳动力就地消化提供了良好途径。”张秀娥说。

    福建福安市晓阳镇晓阳村村民谢庆炉曾经每年都要外出打工。几年前,他加入了林恩辉创办的葡萄种植合作社。如今,他不用抛妻别子,一年收入有十多万元。现在,晓阳村和周边村返乡种葡萄的达到800多人。

    “‘大学生农民’群体带着创新基因、互联网基因和生态基因,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的元素和能量,未来将撑起中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希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